十年前,保险业巨舰初成,如今纵身一跃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6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领域改革与发展情况。十年来,保险业综合实力有哪些明显的变化?在风险保障方面有哪些进展?下一步有哪些举措?
“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加深加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保险业总资产从2012年底的7.4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底的24.9万亿元。”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展示了十年以来保险业的“成绩单”。
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是反映一个地区保险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肖远企介绍,过去十年,金融脱实向虚得到扭转,保险深度从2.98%上升到3.93%,保险密度从1144元/人上升到3179元/人。这背后凸显的是,保险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广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谢远涛近日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几十年,尤其是不再有人口红利的几十年,养老问题和医疗问题一定是民生中最重要问题之一,也作为国家战略明确提出,因此保险业发展潜力极大。
过去十年,大病保险制度从2012年建立以来已覆盖12.2亿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是在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的一项制度性安排,由保险公司承办,大病保险实施后,参保患者的城乡居民大额医疗费用支出获得了二次报销的机会。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宁威表示,基本医疗保险与大病保险相互结合,不论是轻微疾病,还是比较重大的疾病,有效降低了大众因为疾病导致的自身支付比例。
我国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年轻人工作繁忙,老年人照护情况不断引起重视,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老年人失能问题重要的突破口。过去十年,长期护理保险覆盖近1.5亿人。长期护理保险主要是为被保险人在丧失日常生活能力,年老患病或身故时,侧重于提供护理保障和经济补偿,业内人士一致认为,长期护理保险有着广阔市场前景。
针对长期护理保险,国家多次出台政策大力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目前绝大部分试点城市的长护险项目都是商业保险公司承办。长期护理保险制自2016年开始在我国15个城市、2个重点联系省份开展试点,以长期处于失能状态的参保人群为保障对象,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所需费用。
“有保险兜底,种田更有底气”,农户频频吐露心声。过去十年,农险不断助农户及时减损,农业保险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从2012年的0.9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4万亿元,为灾后重建提供了关键资金保障。
宁威表示,在三大产业中,农业面临风险最大,因为其不仅要面对自然风险,还要面对市场风险。比如一些主要农作物的价格波动等,都会为农业发展带来风险。我国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有关于农业,而农业保险是转移农业面临的风险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同时伴随着农业的发展,农险的增长势头也在不断加速。
近年来,监管部门积极支持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规范农业保险服务流程。今年5月,《中国保险业标准化“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推动农业保险标准建设,结合物联网、遥感、北斗导航、无人机等技术应用,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提升保险服务“三农”质效。
在对外开放方面,肖远企表示,在华外资保险公司资本十年间增长1.3倍,资产增长6倍。一大批专业性银行业保险业机构,如外资理财公司、外资资产管理公司等积极参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
纵观近年,基于对我国保险市场前景的信心,外资在中国市场频频落子,不断拓荒。通过开设公司或分支机构、战略投资、合资等方式加快在中国布局。首家外资保险集团公司、“合转外”寿险公司、首家外商独资保险资管公司均已出现。比如2021年7月,安联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获批开业,成为首家外商独资保险资管公司。
“我国保险业向来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从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有相关承诺以来,我国就一直在进行对外开放,所以对外开放这条路,是我们坚定不移选择的道路。从上述对外开放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来看,可以印证我国改革开放的成绩。”宁威表示,这也充分说明了我国愿意和全世界分享改革开放的红利,特别是保险市场快速发展的成果,愿意同外资险企共享。
对于外资涌入国内市场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宁威表示,外资险企的经营理念和经营经验能够为国内的险企带来借鉴作用,未来,保险行业会继续坚持开放这条路。
十年艰辛探索,而今前路宽广。宁威表示,这十年是保险业发展、整理再发展的过程,2022年又将是保险业大发展的一个起点,再度乘风而行,迎来又一崭新发展期。
对于保险业下一步发展,肖远企表示,主要从不断优化金融结构体系;继续深化保险机构改革,加强公司治理建设;进一步提升保险机构内生的风险防控能力等方面继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