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雎》,后妃之德也,風之始也,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
2、故用之鄉人焉,用之邦國焉。
【资料图】
3、風,風也,教也,風以動之,教以化之。
4、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
5、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6、(背诵) 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
7、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8、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
9、按《詩品》:“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
10、欲以照燭三才,暉麗萬有,靈祇待之以致饗,幽微藉之以昭告。
11、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
12、”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
13、 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
14、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
15、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故曰風。
16、至于王道衰,禮義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而變風變雅作矣。
17、國史明乎得失之跡,傷人倫之廢,哀刑政之苛,吟詠情性,以風其上,達於事變而懷其舊俗者也。
18、故變風發乎情,止乎禮義。
19、發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
20、是以一國之事,繫一人之本,謂之風;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風,謂之雅。
21、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廢興也。
22、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
23、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
24、是謂四始,詩之至也。
25、 然則〈關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風,故繫之周公。
26、南,言化自北而南也。
27、〈鵲巢〉〈騶虞〉之德,諸侯之風也。
28、先王之所以教,故繫之召公。
29、《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
30、 是以〈關雎〉樂得淑女以配君子,憂在進賢,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賢才,而無傷善之心焉。
31、是〈關雎〉之義也。
32、 【注解】志之所之也:心志,志意。
33、全句是说,诗是用来抒发心志怀抱的。
34、永歌:长歌,长声歌唱。
35、声成文谓之音:文指五声之调(宫商角徵羽五声)。
36、音,音乐。
37、其政乖:指政治不正常。
38、风:根据上文,这里指教化臣民,并且表达臣民心声,讥刺上政。
39、主文而谲(jué)谏:谲谏,指对统治者谏劝时不直言过失,隐约其词,使之自己省悟。
40、全句是说,谏劝时说话要文雅宛转,不直陈过失。
41、变风变雅:一般说来指《诗经》的《国风》和《大雅》、《小雅》里一部分反映周朝政治衰乱时的诗篇。
42、国史:这里指周王室的史官。
43、古代有学者认为《诗》三百篇是由国史采集的。
44、“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这里意思是说,国史选择“吟咏情性”之诗,用以讽喻上面的统治者。
45、达:明达,明晓。
46、事变:指上文所说的“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的变化。
47、旧俗:这里指以前王政兴盛时的情景。
48、“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一人,指诗作者。
49、诗虽本为一人所作,反映的也往往是一人的内心感受,但却代表了一国之人的思想感情,所以虽是一人之作,但一国的大事却借以表达出来了。
50、统治者可以借此一人之诗教化一国之民,故曰“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
51、”“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正的意思,雅乐就是正乐,是相对于地方音乐而言的。
52、诗人总括叙述天下之事,搜集四方的风诗,以之推行天子之政,使天下归之于正,这样的诗称之为雅。
53、“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毛诗序》以政事的大小解释“小雅”“大雅”之所由分,并不正确,一般认为,“小雅”“大雅”之分是根据时代先后,“小雅”时代较“大雅”为晚,已经明显受到民歌(风诗)的影响,已经不那么雅,故称“小雅”,而原来的则称“大雅”。
54、“四始”:从《毛诗序》看,当指指《风》、《小雅》、《大雅》、《颂》。
55、又,《史记·孔子世家》:“《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
56、”“四始”说没有什么根据,也没有什么意义。
57、 【译文】《关雎》,是讲后妃美德的诗,是《诗经》十五国风的起始,是用它来教化天下而矫正夫妇之道的。
58、所以可以用以教化乡村百姓,也可以用以教化诸侯邦国。
59、风,就是讽喻,就是教化;用讽喻来感动、教化人们。
60、 诗,是人表现志向所在的,在心里就是志向,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诗。
61、情感在心里被触动必然就会表达为语言,语言不足以表达,就会吁嗟叹息,吁嗟叹息不足以表达,就会长声歌咏,长声歌咏不足以表达,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
62、 情感要用声音来表达,声音成为宫、商、角、徵、羽之调,就是音乐。
63、太平盛世的音乐安顺而欢乐,其时的政治就平和通畅;动乱之世的音乐怨恨而愤怒,其时的政治就乖戾残暴;亡国之时的音乐悲哀而思虑,其国民就困顿贫穷。
64、所以矫正政治的得失,感动天地鬼神,没有什么比诗更近于能实现这个目标。
65、古代的君王正是以诗歌来矫正夫妻的关系,培养孝敬的行为,敦厚人伦的纲常,淳美教育的风气,改变不良的风俗。
66、 所以诗有六义:一叫“风”,二叫“赋”,三叫“比”,四叫“兴”,五叫“雅”,六叫“颂”。
67、上面的(统治者)用“风”来教化下面的(平民百姓),下面的(平民百姓)用“风”来讽喻上面的(统治者),用深隐的文辞作委婉的谏劝,(这样)说话的人不会得罪,听取的人足可以警戒,这就叫“风”,至于王道衰微,礼义废弛,政教丧失,诸侯各国各行其政,老百姓家风俗各异,于是“变风”、“变雅”的诗就出来了。
68、国家的史官明白政治得失的事实,悲伤人伦关系的废弛,哀怨刑法政治的苛刻,于是选择吟咏自己情感的诗歌,用来讽喻君上,这是明达于世上的事情(已经)变化,而又怀念旧时风俗的,所以“变风”是发于内心的情感,但并不超越礼义。
69、发于内心的情感是人的本性;不超越礼义是先王教化的恩泽犹存。
70、因此,如果诗是吟咏一个邦国的事,只是表现诗人一个人的内心情感,就叫做“风”;如果诗是说的天下的事,表现的是包括四方的风俗,就叫做“雅”。
71、“雅”,就是正的意思,说的是王政所以衰微兴盛的缘由。
72、政事有小大之分,所以有的叫“小雅”,有的叫“大雅”。
73、“颂”,就是赞美君王盛德,并将他的成功的事业告诉祖宗神明的。
74、(“风”、“小雅”、“大雅”、“颂”)这就是“四始”,是诗中最高的了。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