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生活

国内 商业 滚动

基金 金融 股票

期货金融

科技 行业 房产

银行 公司 消费

生活滚动

保险 海外 观察

财经 生活 期货

当前位置:商业 >

发挥需求效力 探索冷链市场新机遇

文章来源:现代物流产业网  发布时间: 2023-06-28 10:59:19  责任编辑:cfenews.com
+|-

文 / 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 孙辉 李丹 综合报道


(相关资料图)

物流是经济的血脉,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环节,伴随消费方式与消费需求的多元性,以预制菜为代表的冷链物流迎来机遇,在双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低估、十分重要。随着市场和消费者对冷链物流服务要求的迫切性增强,冷链供应链各种发展中的短板也不断暴露出来,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机遇。

冷链“宅配”成风口,谁将是新的入局者?

——专访北京东晓腾飞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虎东

冷链物流,尤其是食品冷链的发展,是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深入发展的。冷链物流供应链各环节的协同和效率以及服务能力,也是跟随着市场和消费者的要求不断提高。

随着市场和消费者对冷链物流服务要求的迫切性增强,冷链供应链各种发展中的短板也不断暴露出来,从业者、研究者围绕具体问题和应用场景的思考与解决方案,也随着时代与生活的要求相应生长。这个过程中,很多问题之下暗示的市场机遇,也正呼之欲出。

长期关注互联网经济、物流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北京东晓腾飞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虎东,在接受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专访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冷链物流的独立观察与思考。

现代物流报:消费的升级如何影响着冷链物流各环节衔接?

陈虎东:冷链是食品供应链里面一个非常细分的行业市场,其最基本的内涵就是对于产品品质在低温环境中进行保护。但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消费升级等一系列原因,更多的产品被容纳在了冷链的经营范畴中,使得冷链市场在技术要求、冷链硬件装备、软件赋能和运营管理上,都发生了比较重大的变化。

全链条温控需要冷链在各个环节都要有一定“技术含量”。例如全链条管控(产品效期管理、产品处置、软硬件支撑、追溯等)都存在技术要求;冷链需要在各项基础设施方面应予加强,以充分保证整个管理过程冷链不“断链”,这就需要在业务的各个操作、管理环节上,都应该在一种低温的状态下进行,且具备适应这种低温要求的业务环节把控能力。

很多冷链供应链公司在业务较为聚集的地方设置冷库,以供中转、分拣、储藏之用;所调度的车辆也都是低温车辆,仓储和配送的功能要结合起来,才能比较好地形成一条完整的较为有效的冷链供应链,并且这个链条一旦整合顺利,那么冷链产品的集中管理、产品品质保证、整个链条的时效性等,都能够形成一种比较完美的闭环。

现代物流报:如何理解冷链物流的前端和后端?为什么只有前端和后端有效协同,才是高效供应链的关键?

陈虎东:可将冷链供应链视为一种协作方式,或者说组织管理方式,而且是要求极高的组织协作。协作方式也好,组织管理方式也罢,其实最终目的就是将前后端尽可能地通过高效的方式连接起来,最终实现整体协作的通畅。所谓的前端,个人觉得就是渠道,也就是销售渠道,或者说离消费者比较近的一些终端;所谓的后端,我认为是一种支撑,包括生产、采购、仓储、配送等环节。只有前后端协同的供应链才是一种比较高效的供应链,才能最终实现整体链条效率的提升。

现代物流报:在互联网应用迭代加速的当下,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小微冷链企业,最大的发展瓶颈是什么?

陈虎东:目前,冷链市场已经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关口,那就是传统经营管理模式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传统经营管理模式的不可持续性是越来越突出的。当前是互联网应用在零售、支付、出行、娱乐、硬件设备、社交等行业攻城略地的时候,冷链供应链行业相比较而言,其发展还是非常滞后的。小微冷链供应链企业虽然占据了供应链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但是其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子还是较为浓重的:其仍然具有产生于计划经济时期物资流通的一些特点;以手工作业为主,在单一的业务环节中进行操作;服务局限于某一个特定的区域;以人员投入为主的所谓“人工操作”模式作为业务运营的主要工具模式;非标准化的操作理念和随意性的操作习惯等落后的方式,已经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现代物流报:面对小微冷链物流企业的传统意义上的模式制约,有什么破解之道?

陈虎东:目前冷链行业都试图在用数字化或者信息化的方式来破解传统协同不畅的问题。冷链供应链企业的数字化,在解决目前小微企业的这种“协同痛苦”中,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是目前可知的比较好的一种协同工具。

本质上,不确定性的业务操作方式和小微供应链企业服务客户的环节中存在着巨大的协同难度,导致冷链供应链企业的数字化推进程度非常之难,因此纯信息流数字化的赋能,对于现实的状况,就在某种程度上失效了。即冷链数字化的建设,一定不能照搬其他行业的信息化部署或者推进的方式,否则将与供应链行业中的实际业务场景之间就会存在巨大的鸿沟。

现代物流报:随着消费市场消费方式和要求的快速变化,冷链物流的前端和后端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陈虎东:近几年,消费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整个前端渠道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据笔者统计,目前将近有40%实行常温管理的产品,如酱料类、酒水饮料类、蛋类等,可能需要过渡到冷链管理。

市场体量上去了,那么对于冷链的要求就会衍生出来。

另外,消费市场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后端的支撑也在不断转型。信息化是一种转型的手段,最重要的是整个管理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冷链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效率要求越来越高,例如生鲜电商就是这方面的例子。随着生鲜电商的爆火,消费者在时效性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自然会对冷链物流的服务提升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例如分拣、配送等,都要尽快响应。即时物流就是这方面的例子。新消费时代消费市场的各种新的多元化要求,对物流供应链企业各环节高效协同的运营闭环提出更多挑战。

现代物流报:目前,冷链供应链市场主要存在哪些痛点?

陈虎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每年消费的易腐食品超过10亿吨,其中需要冷链运输的超过50%,但只有10%的量实现了冷链管理;二是每年80%~90%的禽肉、水产品、果蔬用普通卡车运输,致使每年约100万吨的水果腐烂变质;三是冷藏运输效率低,易腐保鲜食品损耗高,整个物流费用占到易腐保鲜食品成本的70%以上;四是随着消费升级,餐饮行业的冷鲜肉、低温奶、休闲卤制品、酒类等产品已经呈现出从常温管理走向冷链管理的趋势,因此,园区单一管理模式(单独管理,区域分散,不利于衔接,极易“断链”)已经渐趋落后,“常温+低温”标准化管理模式呼之欲出;五是B端物流成本高昂,代表C端“最后一公里”的“冷链宅配”成为风口,带动“最先一公里”的仓库到仓库、仓库到电商、仓库到门店等模式加速布局。虽然市场上已有这些类似模式,但是尚有天量需求亟待满足。

整体上,市场上处于龙头地位的冷链服务企业数量极少,且同质化发展严重。例如供应链服务基本上都是“仓储+配送+技术”模式,成本高昂,不能满足市场上对于冷链“低成本、高频、小件”的市场趋势;加之以上提及的市场痛点,冷链市场亟待新的入局者出现。

冷链行业的市场痛点非常多,即使不说其他的痛点,单是人均冷库面积,我国也远低于国际水平。在生鲜电商发展如火如荼的当下,凸显出了冷库的重要性。

现代物流报:冷链物流目前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如何看待这个领域的探索实践与机遇?

陈虎东:目前,整个冷链行业基本上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冷链运营的众多模式尚在探索之中,需要市场上众多的冷链从业主体提供一些基础设施来配合这个探索。在这种情况下,有探索期,那么自然伴随着红利期,小微供应链企业就靠着这些自身多年经营积累下来的软硬件资源支撑着。虽然这个利润空间随着这个探索期的延长而不断透明,但是红利尚未封顶。

作者:常河山

行业观察:

今年前五个月,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趋稳向好

夏日炎炎,瓜果正甜,眼下正是品尝夏日时令水果的好时节。然而从农田到餐桌、从枝头到舌尖,生鲜农产品要新鲜快捷地走完这全程,送到大家的厨房里、餐桌前,可离不开近些年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趋稳向好,冷链基建投资维持稳定增长。

1~5月份我国冷链物流总额为2.65万亿元

今年1~5月份,我国冷链物流总额为2.65万亿元,同比增长4.1%;冷链物流市场规模为2395亿元,同比增长3.6%。

从政策层面来看,支撑力度不断加大。今年1~5月份,国家层面发布冷链物流相关政策超过16项。

从投资情况来看,今年前五个月,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投建总额超过140亿元,同比增长6.6%。从建设类型来看,涵盖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预制菜冷链产业园、冷链配送中心等,冷链物流需求日益多样化。其中,公共型冷库库容新增98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4.2%。另外,进口冷链食品需求明显反弹,水产品、水果进口额增幅明显,港口冷链仓储和冷链集装箱运输市场活跃度提升。

铁路货运积极发力冷链运输

冷链市场的红火,不仅是公路货运,铁路也在积极进军冷链领域。随着运输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冷链运输“公转铁”需求也在快速释放。

在山东临沂的一家食品生产企业,记者了解到,以往都习惯用公路方式进行冷链运输,但是今年开始用冷链货运班列将产品拉到成都。

临沂某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强说:“公路运输到成都大约在460元每吨,现在用铁路运输大约在420元每吨,一箱拉到30吨,这样算,对于我们厂家来说,就能省出1200元的运输成本。”

王强还告诉记者,今年之所以尝试冷链运输公转铁,除了成本更低外,更在于铁路也提供了可以保持恒定低温的冷藏箱。

面向市场,主动求变,也让铁路货运在发展冷链运输的道路上收获满满。今年以来,多地铁路冷链班列跨境常态化运输陆续开启。

消费复苏激发冷链物流活力

随着餐饮和零售消费回温,食品冷链物流业务量显著增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餐饮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增加超过700亿元。

在北京一家超市门店,记者注意到,卖场里设立一个专门的“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交接区。根据打单机不断吐出的网购票单,工作人员进行备货,将一些需要冷藏的货品,装好袋后放进冷藏冰箱里,再交由配送员即时配送到客户家里。

即时配送平台负责人告诉记者,进入6月后,尤其是在电商促销的推动下,酸奶等冰品的配送需求明显增加,光是这个门店的冰袋消耗量,每天就超过两千。

不仅是消费终端的冷链配送需求在快速增加,处于产业中游的预制菜类冷链配送也在加速发展。在宁夏固原的一个冷链运输车间,工人们正在将新鲜采摘的蔬菜打包、装车,准备发往千里之外的广州市场。

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彭堡村蔬菜种植基地负责人梁伟表示,把冰瓶放进泡沫箱里面,让里面也长期保持0℃到2℃的状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宁夏生产的蔬菜口感好、品质佳,每天都有几十吨蔬菜以冷链运输的方式发出去。

餐饮消费的回暖,极大带动了冷链物流的发展。1~5月份,我国餐饮收入超过2万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直接带动餐饮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增加700亿元以上。

技术创新让冷链更高效更可靠

冷链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随着新型保鲜制冷、节能环保等技术加速应用,冷链物流追溯监管平台功能持续完善,冷链效率不断提升。

在位于北京旧宫的这家公司的冷链仓库外,货车司机张师傅正在给冷藏车装货。借助自动化设备,张师傅一个人就可以轻松完成搬箱、装车的全过程作业。

张师傅告诉记者,在冷藏车的车厢里有两个温控探头,借助物联网设施,在驾驶室里就能清楚观察到冷藏车厢里的温度变化。不仅如此,借助一个手机App,仓库负责人也可以随时监测到冷藏车的位置以及温度变化。

全链条温控的背后,源于冷链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北京昌平这家物联网公司的冷链大数据平台上,可以显示全国范围内近三分之一的冷藏车数据信息。

在全链条温控、全流程追溯能力持续提升的同时,智慧创新应用也在提升冷链效率。据统计,在1~5月份新建冷库当中,自动立体仓占比接近八分之一,大大降低了对于人工劳动力的依赖程度。

专家:发挥政策效力扩大冷链市场需求

专家表示,整体来看,冷链物流作为民生保障产业,在消费回暖、进口食品增加和新基建力度加大的背景下,1~5月份保持韧性发展态势。但也要关注冷链物流需求不稳定,导致局部地区冷链仓储空置率偏高的短期问题。《“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指出,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跨季节、跨区域调节农产品供需的能力不足,农产品产后损失和食品流通浪费较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截至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分三批公布了66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根据《“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到2025年,初步形成衔接产地销地、覆盖城市乡村、联通国内国际的冷链物流网络,基本建成符合我国国情和产业结构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冷链物流体系。

专家建议,下阶段应把发挥政策效力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结合起来,积极恢复和扩大冷链市场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在冷链金融贷款和数字化提升等方面给予鼓励和支持。

来源:中物联冷链委

视角:

预制菜时代的爱与不爱

为什么直到今天还有些人说预制菜是剩菜,有人说它是猪狗食,或有些人一听预制菜就嗤之以鼻?也许不在少数吧。那么,试想一下,未来你离得开预制菜吗?或者,生活在预制菜的世界里真的不好吗?有那么可怕吗?这都是人们对预制菜的误解。不管愿意不愿意,我们都肯定会生活在预制菜的世界里。爱与不爱都不会改变时代趋势。

由于预制菜是融合食品和餐饮两个行业的产物,很多预制菜工厂在生产和加工预制菜的时候都沿用并融合了餐饮的习惯和做法,少量或完全不使用添加剂,而是采用冷链或者速冻方式进行保鲜和延长保质期。这种处理方法源于餐饮,却超出餐饮。因为大规模生产,生产工艺采用的是食品级工艺管理方法,与餐饮烹饪相结合,多使用天然和自然调味,不使用添加剂,保持食材原有口感口味。最终形成一套融合方法,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好做一道菜(一个产品)的各个环节。同时越来越多的工厂加入“清洁标签”行动,遵循未来预制菜发展趋势,采用更加科学的调味、保鲜、保质方法,减少甚至不再使用添加剂。

普通老百姓的认知一定比行业晚。春江水暖鸭先知,游在江河里的鸭子当然知道水的温度。消费者不理解,甚至产生误会也是有情可原。主要还是我们做得不够好,宣传得不够多。因此,我们决定在今年的中国国际预制菜生活方式展上正式联合参展预制菜品牌企业一起发出为改变消费认知、引领消费趋势的“WeCare预制菜行业行动十条”,与行业同仁共勉。这十条旨在通过联合发布五个百分百、五个主动承担、五级分类统一标准等打消消费顾虑的十项行动,和引导预制菜消费购买的生活方式指南。

在第二届中国买手节系列活动上,我们计划联合政府,知名品牌和协会一起进行系统化的宣贯。现在消费者是最需要正确引导的时候。第二届中国预制菜买手节将展开B50活动,即在未来1~2年内,召开至少50场县区买手节,带着优质产品和品牌,走进区县,走近地方买手,走近终端消费者。买手节B50,旨在与品牌手拉手、与地方买手一起通过品鉴会、预制菜品大赛、夜市嘉年华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彻底改变一线买手和消费者的错误认知,加强品牌影响力,正确引导消费场景与预制菜生活方式。

当爱迪生发明了第一个“碳化棉丝灯”时,它可以不间断点亮45小时,而当灯泡升级到“碳化竹丝灯”时,就可以点亮到1000小时。方法正确,技术的迭代速度非常快。摩尔定律就是每18个月,芯片的速度翻一番。中预园所坚持做的事情就是搭平台,建基础设施。预制菜时代,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快马加鞭打好地基。虽然目前预制菜行业还有很多问题,但随着生产、保鲜、包装、冷链、复原、装备等技术和人才团队的快速进步与发展,障碍和问题都会迎刃而解。预制菜作为基础设施,有着极强的吸附性。它在自身完善的基础上,会快速吸附到不同行业与应用上,形成新的跨界创新机会。经过三到五年时间,消费者认知升级,产业平台建设完成,复合型人才团队到位,预制菜产业将迎来几何级的增长,预制菜摩尔定律将正式开启。

作者:张科

声音: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

在政策的加持和市场回暖情况下,冷链物流的韧性还是有很大的提高。长远来看,中国的冷链设施特别是冷库,还是严重不足的。现在所出现的供过于求,只是一个结构性的或者一种暂时的现象,从长远来看,国家还是要给予大力的支持。

教育部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何明珂:

我国现在冷链的供给、需求、加工,整个链条的这种能力都还是处于需求都有、供给也有,但是规模化不够,都是分散的。

《 现代物流报 》( 2023年6月28日 3版)

关键词:

专题首页|财金网首页

投资
探索

精彩
互动

独家
观察

京ICP备2021034106号-38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联系我们:55 16 53 8 @qq.com 关于我们 财金网  版权所有  cfe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