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生活

国内 商业 滚动

基金 金融 股票

期货金融

科技 行业 房产

银行 公司 消费

生活滚动

保险 海外 观察

财经 生活 期货

当前位置:商业 >

世卫组织降低新冠响应级别,专家:对新冠病毒的监测和研究不会停止 动态焦点

文章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发布时间: 2023-05-06 12:15:46  责任编辑:cfenews.com
+|-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赵觉珵 刘彩玉】近40个月后,世界卫生组织当地时间5日正式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美联社认为,这标志着“毁灭性的新冠病毒大流行象征性地结束了”。尽管世界正在逐步回到疫情前的状态,但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依然提醒称:“(不再构成PHEIC)不代表新冠作为全球健康威胁已经结束”。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对新冠的研究不会随着上述声明而停止,包括疫苗、变异监测等。


(资料图)

谭德塞在5日于日内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上述消息。他表示,过去一年多来,随着疫苗接种以及感染后获得的抗体,人口免疫力提升,感染后的死亡率降低,新冠对卫生系统的压力大大减轻,病毒流行已经呈现下降趋势,许多国家已经回到新冠流行以前的生活。

谭德塞说,世卫组织突发事件委员会4日举行了第15次会议,建议他宣布这一国际关注的紧急状态结束,“我接受了这一建议”。

2020年1月30日,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构成PHEIC,旨在让国际注意力集中在这一疫情构成的威胁上,并加强疫苗和治疗方面的合作。根据世卫组织发布的信息,在过去三年多时间里,全球累计报告超过7.6亿例新冠感染病例与约700万死亡病例,约50亿人至少接种了一剂疫苗。“新冠改变了我们的世界,也改变了我们。”谭德塞感叹称。

分析人士认为,世卫组织在这一时间点下调新冠的响应级别,符合目前全球的疫情状况。据世卫组织透露,新冠导致的死亡人数已从2021年1月每周超过10万人的峰值下降至4月最后一周的略高于3500人。

在世卫组织宣布上述消息前,不少国家已经调整了新冠的应对策略。今年1月8日,中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实现了疫情的平稳转段。今年4月,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为管控疫情开发的新冠应用程序被下架。本月11日,美国也计划结束新冠疫情国家和公共卫生紧急状态。

耶鲁大学全球健康政策与经济学副教授陈希5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世卫组织的这一决定是基于综合考虑作出的,它意味着资源将从集中应对新冠转向其他的传染病防治。陈希说,世卫组织很大一部分资源此前被用在非洲地区的传染病防治和疫苗接种上。过去三年中,由于大量资源被转移至应对新冠病毒,非洲地区的结核病等传染病发病率有所反弹,这是世卫组织不愿意看到的。

世卫组织此次下调响应级别也意味着全球应对新冠疫情将进入一个新阶段,但病毒的威胁依然存在。谭德塞表示,这场疫情虽然不再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它并没有完全结束。最近一些地区,如东南亚、中东等地,感染病毒的人数又有增长,每周还有数千例死亡病例。

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技术负责人玛丽亚·范克尔克霍夫5日也强调,“虽然(新冠疫情的)危机阶段和紧急阶段已经结束,但我们不能放松警惕。”范克尔克霍夫说,“从流行病学上讲,这种病毒会继续掀起波澜。我们希望的是,我们拥有适当的工具来确保未来病毒不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不会导致死亡浪潮,我们可以使用手头的工具来做到这一点。”

陈希认为,目前新冠病毒对于人们生命健康和医疗体系的威胁还没有降到“可以容忍的程度”,例如美国每周的新冠死亡病例依然在1000人以上,超过其他很多疾病。陈希表示,在下一个阶段,各国的公共卫生资金依然要考虑到这种情况,不能一下就全部抽离。

本月3日,世卫组织发布了针对新冠病毒的《2023-2025年战略防范和应对计划》。香港《南华早报》表示,在原有的“减少新冠传播”和“进行治疗以降低死亡率、发病率和长期影响”两个目标上,世卫组织的新计划还设定了第三个目标:支持各国从应急响应过渡到长期持续的新冠疾病预防、控制和管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冯子健5日也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新冠病毒不会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我们对这种疾病的监测和研究,包括我们是否会在一定时期内接种疫苗,变异体会如何变异,不会因为世界卫生组织的声明而停止。”

陈希建议,全球各国依然需要合作对新冠病毒的变异情况进行监测,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关注的威胁。

近期,被称为“大角星”的XBB.1.16毒株备受关注。有研究显示,该毒株的传播效率略高于此前流行的XBB.1和XBB.1.5变异株。在今年1月被首次发现后,XBB.1.16在印度、美国、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国家或地区流行。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目前尚不需要对XBB.1.16过分担心,但它的出现也提醒各国,需要时刻关注新冠病毒的变异以及其传播性、致病性的变化。

陈希同时表示,尽管目前全球新冠疫苗产能已经不再紧缺,但在很多国家,疫苗加强针的施打率依然较低,如何减少“疫苗犹豫”仍是一个重要问题。北京一名呼吸科专家5日也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新冠病毒未来会继续存在,对于脆弱人群而言,接种疫苗是最好的保护方式。

谭德塞5日强调,在庆祝新冠疫情不再是全球突发卫生事件之余,这同样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时刻。因为新冠疫情已经“给我们的世界上留下深深的伤疤”,“这些伤疤必须永久性地提醒人们,新病毒可能会出现,并带来破坏性的后果”。

关键词:

专题首页|财金网首页

投资
探索

精彩
互动

独家
观察

京ICP备2021034106号-38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联系我们:55 16 53 8 @qq.com  财金网  版权所有  cfe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