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1日 (记者黎旅嘉)2月21日,泓德基金发布公告,邬传雁因“工作安排”卸任泓德远见回报、臻远、丰泽、丰润三年、致远和卓远6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同时离任公司副总经理一职。根据安排,相关产品由基金经理王克玉、秦毅和于浩成组成的实力团队接管,泓德基金投研团队整体提供全力支持。
(资料图片)
根据数据显示,在卸任6只基金后意味着他在泓德基金已无在管基金。
不仅泓德基金,今年以来公募基金经理变更日趋频繁,Wind统计显示,截至2月20日,2023年以来已有31位基金经理卸任,其中不乏多位百亿基金经理所管产品出现变更。由此往往引发的下一步动向猜想。
当前,去“明星化”已成为行业大势所趋,其中有着基金公司如何避免对单一明星基金经理形成过度依赖的深入思考。在公募基金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基金公司更加需要加强投研体系的团队化、平台化和一体化建设,发挥团队整体的专业协作能力,从而为持有人创造长期、稳定、可持续的投资收益。
而从近年来的整体表现上看,大多数投资老将似乎也难以适应极致的结构化行情,一些没有传统行业投资经验的“新人”反倒能轻装上阵。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近年来基金管理人队伍壮大,基金经理乃至知名基金经理变动增多,这是基金行业投研人才良性流动、新老更迭的必然结果。在此背景下,建议投资者在持有基金的基金经理变更时,给予新任基金经理一定考察期,更多关注团队和平台的重要性,以及相关产品长期业绩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等。
邬传雁卸任在管产品
2月21日,泓德基金发布公告,邬传雁因“工作安排”卸任泓德远见回报、臻远、丰泽、丰润三年、致远和卓远6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同时离任公司副总经理一职。相关产品将由基金经理王克玉、秦毅和于浩成组成的实力团队接管,泓德基金投研团队整体提供全力支持。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邬传雁在管公募基金共计6只,在管基金总规模达到201.43亿元。事实上,就在2020年,其一度在管规模达到492亿元,是全市场管理规模较大、长期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
他管理的泓德远见回报长期业绩优异,但自2020年初以来,由于市场超预期波动叠加投资风格与市场风格不对应,邬传雁的组合管理不太并不理想。
保险投资出身的邬传雁特别注重对风险的把控,以及超长期的投资视角。他坚信投资的收益来源不是靠短期波动获得,而是要找到高质量资产并长期持有。因此,他不做波段、不追热点、不做行业配置和风格轮动。其换手率也一直在100%以下。
邬传雁在此前披露的四季报中表示,我们大多数的认知来自于经验、见识、成长经历、惯性思维,不同的人对于世界的触摸如同盲人摸象,只是获得信息世界的冰山一角,或只困于各人的“信息茧房”。我们的时间、精力和知识都非常有限,所以才需要更加聚焦。多年的投资经验告诉我,与其花费大量的时间资源去捕捉一半的概率会出错的东西,不如把目光聚焦在更加容易做出大概率判断的事情上。
实力派基金经理接管
根据公告,泓德基金对6只相关产品的接管基金经理具体安排是:泓德丰泽混合、泓德丰润三年混合、泓德致远混合将由副总经理、权益投资部总监王克玉接管;泓德远见回报、泓德臻远回报将由副总经理、研究部总监秦毅接管;泓德卓远混合将由于浩成继续管理。
从接管基金经理阵容来看,继任者均为泓德基金旗下实力派担当,王克玉、秦毅、于浩成三位基金经理均有着超过10年的证券或资管领域投研经验。
其中,王克玉为公募“老将”、“双十”基金经理,目前担任泓德基金副总经理、权益投资部总监,拥有20年证券从业经验,12年公募基金经理投资经验,历任泓德基金投研总监、长盛基金基金经理及权益投资部副总监、国都证券分析师、天相投资分析师、元大京华证券研究员等。2015年10月至2023年2月14日,王克玉管理的泓德优选成长,累计回报159.33%,年化回报13.83%;另一只在管产品泓德研究优选,自2019年5月27日至2023年2月14日,累计收益89.94%,年化收益19%。
秦毅目前担任泓德基金副总经理、研究部总监,拥有10年资管行业从业经验,超5年公募基金经理投资经验,历任泓德基金特定客户资产投资部投资经理、阳光资产研究部研究员等。其管理的泓德泓华,自2018年12月27日任职以来截至2023年2月14日,累计回报220.41%,年化回报32.48%。
于浩成则是泓德基金“中生代”代表,现任泓德基金基金经理、行业研究员,有10年资管行业从业经验,超4年公募基金经理投资经验,历任中欧基金基金经理、行业研究员,在汽车、机械、新能源等行业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擅长先进制造业投资。
“从安排内容可见,为保障产品顺利交接、平稳过渡,泓德基金可谓派出了最强也是最适合的阵容。”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泓德基金的发展速度在行业内也是有目共睹。此前,泓德基金总经理王德晓也表示,“从成立以来,我们就把为客户创造长期、持续的回报作为唯一目标,唯有为客户赚钱才是基金公司的立身之本。”
频见知名基金经理卸任或增聘
老将的离去固然令人唏嘘。不过,开年以来行业正形成一种趋势,那就是明星基金经理陆续卸任部分在管产品。
例如,蔡嵩松管理的诺安成长、诺安和鑫混合,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兴全合宜,冯明远管理的信澳先进智造、信澳匠心臻选,曲扬管理的前海开源医疗健康,王宗合管理的鹏华成长(206001)价值、鹏华优质回报两年定开等,均增聘或启用新基金经理管理。
上述趋势的背后,有着基金公司如何避免对单一明星基金经理形成过度依赖的深入思考。在业内人士看来,公募行业“去明星化”是大势所趋。去年4月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引导基金管理人构建团队化、平台化、一体化的投研体系,提高投研人员占比,完善投研人员梯队培养计划,做好投研能力的积累与传承,扭转过度依赖明星基金经理的发展模式。
其次,从近年来的整体表现上看,大多数投资老将似乎难以适应极致的结构化行情,一些没有传统行业投资经验的“新人”轻装上阵,反而却在投资新兴产业时束缚较少,加速了新基金经理出圈。
这一背景下,行业新老交替的速度正在加快。一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共有来自132家基金公司和资管机构的325位基金经理出现变动,为史上数量最高。另一方面,数据也显示,2022年,157 家基金公司及资管机构共新聘基金经理687位。也就是说,在1位基金经理离任的同时,约有两位新基金经理上岗。其中,新聘任超过10位的就有12家基金公司及资管机构。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近年来基金管理人队伍壮大,基金经理乃至知名基金经理变动增多,这是基金行业投研人才良性流动、新老更迭的必然结果。在此背景下,建议投资者在持有基金的基金经理变更时,给予新任基金经理一定考察期,更多关注团队和平台的重要性,以及相关产品长期业绩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