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生活

国内 商业 滚动

基金 金融 股票

期货金融

科技 行业 房产

银行 公司 消费

生活滚动

保险 海外 观察

财经 生活 期货

当前位置:商业 >

金融新基建丨风险管理趋严下的银行小微信贷难题,如何突破核心企业确权困境? 环球快报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李览青  发布时间: 2023-01-18 14:17:30  责任编辑:cfenews.com
+|-


(资料图片)

在下沉抢占小微普惠市场的“争夺战”中,供应链金融再次成为银行对公业务的发力重点。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尽管政策大力支持银行扶持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但在风控政策趋严的背景下,不敢贷、不能贷反而是银行面临的最大问题。

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为银行在保障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开展小微企业信贷融资提供了机会,但这同时带来的问题是,抢占小微市场再次成为银行对头部优质核心企业的竞争。

在中小微企业缺资金、银行缺客户的背景下,如何解决资金供给与资金需求的错配?银行如何打赢这场竞争,实现信贷资金的精准滴灌?

风控趋严下的银行小微信贷难题

尽管政策端要求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扶持,但目前银行的风控政策对小微企业并不友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多家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风险管理要求提高。

东部某城商行银行风险管理部人士曾向记者提出困惑,若按最新版本的巴塞尔协议进行市场风险定价,可能会对小微企业融资造成不利影响。

“若我国监管将采用《巴塞尔协议Ⅲ》最终版风险权重要求,那么大型的投资级企业和中小企业风险权重下降,可能会导致商业银行对于大型企业贷款的争夺,并且那些投资级标准和中小企业标准均不满足的中型企业可能融资相对困难。”广发证券(000776)固收刘郁团队在研报中指出,《巴塞尔协议Ⅲ》最终版将公司风险暴露划分为一般企业风险和专业贷款,并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在一般企业风险权重中,进一步划分出投资级企业和中小企业,风险权重相应调低,其中符合条件的投资级企业风险权重为65%,中小企业风险权重为85%,满足要求的小微企业风险权重为75%。

“城商行头部大型企业优质客户的信贷投放成本已经降到3%以下。”某城商行对公事业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尽管政策支持信贷资金向普惠、小微倾斜,但实际上由于风控政策调整趋紧,城商行向民营企业与行业的信贷投放规模萎缩,只能转向头部国企、央企、大型民企,在与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国有大行竞争的过程中赔本赚吆喝。

“虽然在某一行业中,银行会做一些政策下沉,争取一定的差异化风控政策扶持,但银行自身网点能触达的客户有限,所以银行一些行业不敢做,敢做的行业难做出规模。”该城商行对公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认为,在资金供给与资金需求的错配下,这一鸿沟会更加明显。

基于核心企业的传统模式痛点待解

在银行信贷资金难以直接触达小微企业的情况下,以核心企业为主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为银行在保障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开展小微企业信贷融资提供了机会。

华东某上市城商行对公业务部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银行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上开展的逻辑,还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反向保理逻辑,即与核心企业谈下业务后,为核心企业的上下游提供金融服务。“过去正向的保理业务已经很难开展了,主要原因是应收账款的买方,也就是核心企业不愿意对这笔账款进行确权。”特别是在一些道德风险事件发生后,基于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银行开展反向保理业务。

但在抢占核心企业的过程中,一方面,银行间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另一方面,核心企业是否愿意配合银行做供应链金融也是一大问题。

“核心企业为什么不靠自己赚供应链金融的钱?”他透露,一些核心企业一边向供应商要账期,一边依托旗下小贷、保理等牌照给缺钱的供应商提供融资,再以核心企业的身份向银行获得较低利率的借款,通过息差获利。“对于中小微企业而言,他们最关心的是能不能获得融资,能不能活下去的问题,此时贷款利率的高低,在放款效率面前得靠后站。”他表示,银行的风控流程可能使得放款额度和贷款效率都低于第三方供应链金融平台,特别是拥有上下游企业财务数据、物流数据的核心企业。

对于银行主导的供应链金融平台而言,客户来源的缺失是其面对的一大问题。“银行的供应链金融平台由总行运营,但真正业务的拓展依然要依托支行网点向下推进,这对银行整体数据驱动业务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京东科技供应链金融科技部总经理周李军表示。

但他也告诉记者,核心企业主导的供应链金融平台最大的问题在于资金不足。据他观察,过去行业头部核心企业自建供应链金融平台后,试图通过小贷牌照来为供应链上下游小微企业提供资金,但他们很快发现,小贷牌照的注册资本与展业范围限制,很难满足整个平台不同客户、不同产品的海量资金需求,因此核心企业最终还是转向外部合作,借助多方力量解决问题。

供应链金融的生态化最优解

数据驱动信贷决策,对供应链金融平台各方数字化能力建设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主要的技术应用是区块链。

然而,一位长期从事区块链行业的人士向记者表示,单一区块链技术服务商搭建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商业模式,在过去几年中已被证实是失败的。一方面核心企业有自己的供应链金融体系,第三方区块链公司只能作为技术服务商;而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使用区块链技术只是作为数据的留存,相当于各方信用的认证,依然要对各企业信用资质作出判断,并对放款企业与相关资产进行风险管理。

周李军表示,目前供应链金融已进入了平台化、数字化的3.0阶段,将数据驱动+底层人工智能、区块链的新型技术,辅助数据驱动+智能化和风控决策,但也依然存在点、线、面、体四个维度的短板。

从点的维度来看,主流的供应链金融模式过于依赖核心企业作为“链主”去服务上下游,而很多核心企业对供应链金融的价值认识还不够,没有足够动力或具备平台条件去分享其交易链上的数据,导致金融机构难以对其链属上下游企业的进行客户身份识别、贸易背景核查、交易确权以及管理抵质押物等等,这些问题使得围绕着核心企业展开的业务范围受到较大限制。

从线的维度来看,由于供应链金融对核心企业的信用确权和信用评价的能力过于依赖,导致金融机构更愿意做核心企业上游的保理融资或信用流转业务,而对于下游经销商的采购融资,由于没有核心企业的担保增信,会将其等同为信用融资,缺乏推广的意愿和能力。此外,大部分与核心企业的直接关联度比较低的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和数据孤岛的问题仍比较突出,金融机构识别核心企业信用大多仅能涉及一级供应商或一级经销商,难以对供应链上的第二层乃至第三层企业形成有效覆盖;

从面的维度来看,存在着供应链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四流”数据处于不同的主体而难以统一归集等问题,比如说订单信息可能在核心企业,物流信息在物流方,资金流又在银行那边,没有一个平台能够把“四流”数据真正整合起来。即便是在特定情形下,单条供应链的“四流”信息可以形成聚集,但是不同产业链之间还不能“跨链”,更多维的产业和企业经营相关的数据,例如行业整体销售及价格指数、产业园区数据、财税数据等等,也没有形成连通共融,使得金融机构基于信用的风控模型难以真正向多维大数据模型进行进阶,所以授信仍会非常谨慎。

从体的维度来看,也就是供应链金融所涉及到的生态各方,相互之间良性的协同机制还没有建立。核心企业、链属企业、金融机构、科技公司以及行业组织之间,大多是在采用独立作战,或者两两合作的模式,更多还是点状的突破,很少能将点连成线,将线连成网。

“我们要跳出金融去做金融科技,要换一种思路做供应链金融业务。”周李军指出,要基于对产业的理解去服务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产业互联网的连接,再去叠加金融科技去改善供应链金融业务。

越来越多的科技服务商正在供应链金融与产业数字化的生态服务圈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周李军告诉记者,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就以数智供应链+供应链金融的“双链联动”战略,助力古井贡酒(000596)、立邦、天奇、道恩等大消费、大制造、能源化工等行业的核心企业提升上下游融资能力、降低成本、提升销售量。

拥有小额贷款牌照的重庆小雨点相关人士向记者坦言,单凭小贷公司无法解决供应链金融的资金需求,全国大的网络小贷公司加起来注册资本也就几百亿,即使加上杠杆也不能覆盖供应链金融远超万亿级的市场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司把自己作为一个“育苗田”,将公司系统中通过风控并得到验证的资产,推介给合适的金融机构,与大型银行机构形成错位互补。

银行方面则看好政府主导的产业数字金融平台。前述东部城商行对公业务部人士表示,核心企业的开放意愿不足需要有公信力的平台从根源上解决,希望由政府加大激励政策引导相关企业,共同打通供应链上下游金融信贷服务。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小微企业 金融平台 金融机构

专题首页|财金网首页

投资
探索

精彩
互动

独家
观察

京ICP备2021034106号-38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联系我们:55 16 53 8 @qq.com  财金网  版权所有  cfe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