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不到一百年前,环境还被认为大体上能够自我修复,并且其太庞大、太古老,是万物之基础,因而不会被严重破坏,尤其不会被人类这种先进的、适应性强的,并且本质善良的物种所破坏。但显然,从我们21世纪的主流观点来看,这种想法是荒谬的。在全世界对气候变化深感困惑的当下,情况尤其如此。
为什么环境需要保护?环境保护为何如此之难?我们如何知道污染的安全水平?湿地正在消失吗?水资源正在变得稀缺吗?为什么生态系统多样性很重要?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是一样的吗?为什么气候变化是如此重大的问题?如今环境面临的最大威胁是什么?面对有关环境保护的一系列问题,,波士顿大学环境法讲师帕梅拉·希尔(Pamela Hill)在《环境保护》一书中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的环境需要予以保护以及如何保护等一系列问题。显然,面临当下最严重的环境威胁,我们必须要采取必要的行动,以便有效保护我们自己和子孙后代的环境。
以下内容选自《环境保护》,较原文有删节修改。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资料图)
《环境保护》,[美]帕梅拉·希尔 著,杜鹏飞 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2年5月版。
为什么气候变化是最主要的环境威胁之一?
如今环境面临的最大威胁是什么?
随着人类迈入21世纪,我们所有人都应当深切关怀我们的地球。尽管科学尚未完全确定我们是否正在以一种不可持续的方式迅速消耗我们的资源,而且现实不断在变化,但是很明显,资源消耗速度很快,如果不作为或者作为不充分,均是不可取的。
环境目前面临诸多威胁。地球的大气、海洋、淡水和土地,都受到了人类这一物种施加的巨大压力,人类的适应性非常强大,几乎可以控制所有其他物种。然而在21世纪,我们人类正面临着一个具有深刻讽刺意味的问题:我们能找到一种方法来适应并逆转来自我们自身的威胁吗?关于最主要的环境威胁的任何清单都带有主观色彩。下面是其中一个清单:
①气候变化;
②生物多样性丧失;
③退缩的海洋;
④新兴污染物;
⑤人口;
⑥贫困。
实际上,气候变化是迄今为止最大的环境威胁,部分原因是它几乎影响了其他所有环境威胁。这里有一个样本,告诉我们气候变化在21世纪后期可能带来什么后果。
在美国中西部地区,例如芝加哥、明尼阿波利斯和堪萨斯城等城市,大约生活着6000万人口,预计未来几十年该地区的气温将上升3°F,到21世纪末,气温则可能上升10°F以上。在这种情景下,密歇根州的夏天将会令人感觉仿佛是得克萨斯州的夏天。在美国西南部,约有5500万人生活在洛杉矶、丹佛和盐湖城等地,这些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美国其他任何地区,其气温的变化趋势与中西部看起来几乎一样。该地区的气温正在升高,到21世纪末可能会上升9°F左右,使得该地区干旱加剧,并使日益稀缺的水资源面临更严重的竞争危局。在美国东北部地区,包括纽约大都市区,气温可能上升4.5~10°F,导致沿海地区洪水泛滥,并且威胁到城市基础设施。
电影《普罗旺斯的夏天》(2014)剧照。
2014年秋天,《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波特兰将依然凉爽,而安克雷奇将成为一个值得去的地方:在一个更温暖的星球上,哪个城市更安全?》的文章,展望未来几十年。这篇文章说:“忘记加利福尼亚州的大部分地区和西南地区(干旱,野火)吧,东海岸和东南部的大部分地区(热浪,飓风,海平面上升)同样惨烈。例如,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很可能在2100年成为一个洪水区。”这篇文章随后建议将太平洋(601099)西北地区作为“潜在的气候避难所”,而佛罗里达州因面临的气候威胁被描述为“地面零点”。这篇文章以非常随意的口吻描绘了令人震惊的未来,但这样的随意口吻并不能减轻人们的震惊。
孟加拉国是一个地势低洼的东南亚国家,其近25%的国土海拔不足7英尺。海平面上升时,孟加拉国将是面临风险最大的国家。科学家认为,到2050年,孟加拉国17%的土地可能会被淹没,1800万人将流离失所。到2100年,孟加拉国的海平面会上升13英尺,上升速度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这将造成可怕的后果,包括大规模移民和城市过度拥挤。
雪是冬季奥运会必不可少的。据预测,到2100年,迄今为止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国家中,只有6个国家会有足够的降雪(或者气温足够冷,以便人工造雪)来再次举办该项赛事。到这个时候,欧洲2/3的滑雪胜地可能会由于缺少雪而歇业。到22世纪中叶,加拿大东部的滑雪季可能会缩短两个月甚至变得更短。这种情况尽管不像孟加拉国将面对的未来那么可怕,但它也揭示了比休闲、娱乐和经济方面的损失更为严重的问题。
2020年与2014年的冰川对比。纪录片《消失的冰川》(2020)剧照。
未来的气候变化威胁有多严重?这个问题非常难以回答,主要是因为答案取决于我们为应对威胁所做出的选择。如果我们选择采取强有力的二氧化碳排放控制措施,预计21世纪末气温将上升约1°C(1.8°F),升温范围为0.3~1.7°C(0.6~3°F)。如果我们选择维持现状(例如,无法落实国际协议,主要二氧化碳排放国对企业排放监管不到位或者对居民生活方式控制不足),则到2100年预计升温范围为3~5.5°C(5.4~9.9°F)。但是,重要的是,这并不意味着10°F就是到2100年可能的最大升温幅度,尽管它已经很大了。
一些气候专家分析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数据后指出,到2100年全球气温上升6°C或11°F以上的概率为10%。这将是灾难性的。在其他情形下,我们会非常严肃地对待相同级别的风险:有多少房主会搬入已知有10%火灾风险的住房,并且在没有事先采取措施大幅降低火灾风险的情况下在住房里供养全家人?
为什么生物多样性丧失是重要的环境威胁?
物种有生有灭,但生物很少面临大规模的灭绝。人类对大约6500万年前突然导致恐龙和其他许多物种消失的第五次大灭绝深感好奇。我们这一代正在见证第六次大灭绝。我们已经引发了这次灭绝。第六次大灭绝的威胁是巨大的,因为相互关联的生命网络——它的生物多样性(其中大部分对于人类而言仍然是神秘的),是我们人类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础。如果带走蜜蜂、珊瑚礁,以及我们甚至尚未确定的数千个物种中的许多物种,我们所依赖的整个自然大厦都将动摇,进而失去平衡。著名的生态学家威尔逊这样描述了我们面临的情况:
当我们改变生物圈时,我们会使环境偏离微妙的生物之舞。当我们破坏生态系统并导致物种灭绝时,我们就会损耗这个星球所提供的最伟大的遗产,从而威胁到我们自己的生存。
纪录片《蔚蓝之境》(2020)剧照。
人类并非像天使般进入这个世界,我们也不是殖民地球的外星人。我们是许多物种当中的一员,在这里进化了数百万年,并作为一个与其他物种相关联的有机奇迹而存在。我们以如此不必要的无知和鲁莽相待的自然环境,是我们的摇篮和托儿所,也是我们的学校,并且目前仍然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就像前所未有的二氧化碳增长一样,世界人口数量在20世纪从16亿增长到60亿以上。换句话说,世界人口数量在100年里增长到了原来的4倍以上。相比之下,人类从进化伊始到人口数量达到10亿花费了数千年的时间。科学家预计,这种惊人的增长速度将在2050年世界人口数量达到约90亿时趋于平缓——这是令人咋舌的,同时略微令人放心。然而,最近的预测显示,人口爆炸将延续到21世纪末,到2100年世界人口数量将达到96亿至123亿。
20世纪人口急剧增加带来的压力已经在环境和人类生活中得到了体现。在美国,科罗拉多河三角洲在20世纪初期占地将近3000平方英里,如今它只占地大约250平方英里。科罗拉多河曾经可汇入太平洋,如今它在美国太平洋海岸以北50英里处消失了。导致这一结果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美国从科罗拉多河引流以满足快速增加的人口的需求(有时会造成水资源浪费)。
世界上的其他大河也是如此,例如巴基斯坦的印度河、中国的黄河和澳大利亚的墨累河,这些河流的水资源都非常紧张,因为它们要为流域内的居民供水。如果维持当前的人口增长速度和消费模式,这些河流的命运很容易预测。
人口不断增长。料来源:世界实时统计数据Worldometers官方网站。
随着人口的增加,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对食物的需求也在增加。在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特别是在亚马孙热带雨林中,人们会砍伐森林,为农业生产腾出空间。尼日利亚的人口数量在过去60年中翻了两番,对牲畜的需求不断加大,导致了荒漠化。在埃及,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富饶的尼罗河三角洲的土壤正以每小时3.5英亩的速度在流失。如果预期的人口增长趋势和当前的消费模式保持不变,未来的情况也不难预测。
到2100年,世界上大多数人口将居住在密集的城市地区。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几乎所有人口爆炸都发生在城市地区。根据世界银行的说法,“到2050年,城市人口将和2000年的世界总人口一样多”。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居住在低洼的沿海地区。预计未来几十年海平面上升风险最高的城市是加尔各答、孟买、达卡、胡志明市和迈阿密。
环境退化的后果通常由穷人负担,而穷人对环境退化的责任一般是最小的,也就是说,责任与负担不成正比。水资源短缺和荒漠化是两个全球尺度的例子。在美国,污染设施的位置与收入和种族相关。贫穷国家成了工业垃圾的接收端:来自富裕国家的工业废物,如计算机零件和废弃智能手机流向了贫穷国家;污染行业迁至了贫穷国家以获得廉价劳动力和可用土地。穷人缺乏资源来应对他们所遭遇的环境问题:缺乏资金,也缺乏信息和政治权利,而极端的环境问题与政治权利被剥夺是有关的。2000年,纳尔逊·曼德拉(NelsonMandela)声称:“仅靠自由是不够的……没有时间或水来灌溉你的农场,没有能力捕鱼以养活你的家庭。因此,争取可持续发展的斗争几乎等于争取政治自由的斗争。”
电影《牛仔裤的夏天》(2005)剧照。
发展带来污染,至少历史上是如此:这是对工业化世界所获成功的巨大讽刺。当工业发展被视为解决贫困问题的最佳途径时,贫困本身就会带来污染。未来的问题在于,如何在不加剧国际社会目前正在经历的环境危机的情况下,让较贫穷的国家实现发展。
贫困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在国际语境中往往被描述为南北鸿沟,一般而言,北方多发达的富裕国家,南方多发展中的贫穷国家。这种鸿沟是真实存在的,它代表着在全球尺度上环境议题领域有两个阵营,这两个阵营面临着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在当前气候变化谈判这一背景下,这种鸿沟尤其明显。贫困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也是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一个重要主题。
责任指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分派各自的责任也是有帮助的,因为这会鼓励各国承担责任,包括道义上的责任和经济上的责任。我们所面临的全球环境挑战,其责任主要在于世界上那些富裕的工业化国家。
哪些解决方案最有前途?
尽管人类为保护环境已经做了很多,但是鉴于我们所处的时代与1970年第一次举办地球日活动和1972年举行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时已完全不同,我们需要做更多事情。以下是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
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全球对这个非常重要的目标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太阳能(000591)是一个热门市场,中国在这方面一路领先。各国政府正在探索限制化石燃料使用的金融手段。一些国家正在征收碳税。但这些措施需要加大力度: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应该得到补贴、税收优惠和政治意愿等方面的支持。各级政府应该通过公平有效的手段积极征收碳税。
鼓励公共交通。全球约有1/3的温室气体和大量其他污染物来自汽车。据估计,到2035年,全球将有17亿辆汽车在路上行驶,比当前全球汽车数量更多,其中大部分增量出现在发展中国家(与美国20世纪的增长趋势相同)。即使替代能源汽车可以取代一些化石能源汽车,包括道路建设和维护在内的环境影响也将是巨大的。由清洁燃料提供动力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促进精明增长,对气候、空气质量和生态系统保护产生积极影响(因为扩建高速公路所需占用的大量土地得以幸免)。
降低消费。发展中国家不应将美国视为典范。在美国,没有哪个家庭需要一个三车位的车库。一次性塑料袋不是把食物从超市带到厨房的唯一途径。没有杂草的草坪并不美丽,而且还需要杀虫剂、除草剂和化学肥料来维持这种并不美丽的草坪,而这些物质最终不可避免地会进入地下水中。我们,特别是生活在郊区的美国人,需要停下来思考自己的每一次采购,消费的每一件产品,改变的每一片土地,至少想一想自己的行为在环境、经济和道德上是否合理。
电影《菊次郎的夏天》(1999)剧照。
理智地开拓化学品市场。对于生产者而言,这意味着透明和谨慎,并寻找不那么具有破坏性的替代品。对于监管者来说,这意味着适当地应用预防性原则。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要了解所使用的产品,并调整生活方式和购买行为,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促进全球合作。全球环境问题需要全球解决方案,这意味着需要国际合作。约翰·列侬(John ennon)在歌曲《想象》中写道:“想象一下没有国家的世界。其实这是有可能的。”我们当然可以想象,但是,将世界各国政府合并为一个政府,这或许没有可能,甚至是不可取的。然而,有的观念确实需要转变:要尊重和重视政府间的合作,这需要从一个权力更大、资金更充足的联合国开始。毫无疑问,联合国为国际对话的开展、为减少污染的全球承诺、为从北到南的技术共享等创造了机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构。但除《蒙特利尔议定书》外,国际社会在实际解决环境问题方面没有取得足够的成果。《京都议定书》在很大程度上是失败的,因为国家的自身利益受到了阻碍。我们需要一个更有效的国际框架,必须促进国际合作,以有效处理需要全球协作解决的环境问题。在这方面,执行《巴黎协定》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信息公开。公众可获得的有关环境的信息和环境教育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资金、政策和法律都必须转变,公开信息、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并支持学校和家庭开展环境教育。当然,信息也需要准确,政治家以及喜欢发表公开言论的人应该发表有科学依据并斟酌过的事实和假设。如果他们在立法机构任职,则应该支持那些资助优良的环境科学研究项目并促进信息传播的法律和政策。
最后,我们需要体验自然环境,这可能是了解环境信息的最有效形式。我们需要确保我们的孩子有能力、有时间观察鸟儿如何飞翔;翻开一段木头,仔细观察它下面的生物,闻一闻支持生命的肥沃土壤;结伴进入丛林,或许还可以进行丛林探险。我们当然可以去野外体验自然,但我们也可以在城市公园、牧场、湿地和山坡等地方体验自然,而且通常情况下乘坐公共汽车即可到达这些地方。
个人行动是否重要?这是绝对重要的。在投票箱前;在选购产品的商店里,以及选择如何丢弃它们的家中;在我们做出的住在哪里以及如何去上班的决定里;在我们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以及学校的教育里。人们可以提出合理的质疑:环境挑战的规模是否意味着个人行动毫无用处?而答案却一定是,所有的行动,只要是于环境无害的、可持续的环境价值观和行为,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些行动包括我们自己的,教育工作者和他们学生的,商界和政界领导人的,父母、同事以及隔壁邻居的行动。
原文作者/[美]帕梅拉·希尔
摘编/何安安
编辑/李阳
导语校对/卢茜
关键词: 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