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保险消费逐渐深入人心,一些机构或者个人却以牟利为目的动起了“歪脑筋”,打起了“代理退保”的主意。值此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即将来临,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下“代理退保”的套路和危害。
“代理退保”时有发生
一些不法机构或者个人通常怂恿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退保”并以“承诺全额退保”为诱饵,最终收取保险消费者高额手续费或进行诈骗,以此谋取高额利益。
案例
据澎湃新闻报道,2020年10月,广东省开平市人民法院判决,周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交易信息500余条,自称保险公司的售后服务人员,向客户歪曲解释保单,并私自操作客户手机,屏蔽保险公司的客服热线,诱导消费者办理减保、退保,其行为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其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
“代理退保”形式有哪些
01
冒充监管部门或保险机构人员,或以“与监管部门有合作”、“有内部资源”等名义获取消费者信任,进行虚假宣传。
02
谎称消费者所购买的保险产品涉及欺诈行为,已有多名消费者投诉,如继续持有保单将遭受经济损失,诱使消费者退保,接着诱导消费者退旧投新,买所谓“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03
谎称可以协助消费者“全额退保”,诱使投保人签署包含不平等条款的代理服务协议,缴纳高额定金或签订高额欠款协议,骗取其身份证证、银行卡、保单、电话号码等个人敏感信息从事违法h活动。
04
以帮消费者“全权代理”为名,禁止消费者与监管部门、保险机构之间的正常沟通,切断消费者依法合规维权渠道,骗取消费者必须支付高额费用,实为牟利。
05
拉群洗脑,并售卖退保牟利教程,教唆消费者非正常退保,通过收费培训费方式骗取钱财。
06
没有统一客服,去办公室地点要预约,沟通通常单线联系,不能主动联系上。
“代理退保”会有哪些危害
1
失去正常保险保障风险
保险合同一旦终止,意味消费者将失去保险保障,如果想再次投保,由于年龄、健康状况的变化,可能面临重新计算等待期、保费上涨甚至被拒保的风险,相关收益相比从前也将降低。
2
遭受资金损失或诈骗风险
“代理退保”除了向消费者收取高额手续费外,往往还诱导消费者购买所谓“高收益”理财产品或其他保险产品以赚取利益,消费者可能面临被诈骗风险。采用骚扰、恐吓、威胁等极端手段骚扰消费者。
3
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签订“代理退保协议”时,会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保险合同、银行卡、联系方式等涉及消费者隐私的重要信息,而这些信息或被不法团伙或个人用于信用卡套现、小额贷款等,消费者或蒙受各种未知的损失。
如何防止被“代理退保”?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