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提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投资是我国发展碳中和的重要原因。而将碳中和视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约束条件的观点实则走入了误区。
26日,刘俏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华软科技(002453)发展基金会举办的“知行合一 碳望未来”学术论坛上表示,中国在过去四十多年里,投资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之间存在非常高的相关关系,这意味着中国需要找到体量庞大甚至能替代过往工业化时期增长的引擎领域。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组织的估测,全世界完成碳中和需要131万亿美元的投资。如果中国占三分之一,那么就需要255万亿人民币的投资。未来三十年,这项体量庞大的战略投资对中国经济健康实现模式转型至关重要。
在刘俏看来,当前大众对碳中和的认识存在个别误区:一是认为,实现碳中和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只要改变了能源结构,提升了碳汇、碳捕捉和利用技术,基本就能完成碳中和。刘俏表示,这种观点忽视了中国面临着发展和减排并存的挑战。中国各个区域、各个行业发展不均衡,如何将碳排放权稀缺生产要素做出更合理的资源配置,这是一个经济学的问题,也是管理学的问题。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碳中和主要涉及高碳排放行业。刘俏表示,国民经济通过上游、下游的关系形成严密的网络,也有很多的节点行业,碳排放的情况或者技术变革以及商业模式变革本身会产生很强大的乘数效应,波及出去影响到整体经济的情况。如果只关注所谓重碳行业,并不能捕捉中国经济运行的本质,以及什么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最优路径。
对于发现碳价,刘俏认为,在当前生产力水平下,依靠单一的碳交易体系,找到水平恰当的定价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一方面,可以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行业允许有不同的差异化碳排放权的定价。另一方面,除了全国碳交易体系给出价格之外,也可以通过用资本市场信息倒推某一个企业或某一个行业甚至全国平均碳价的水平。无论是中国碳价格本身差异化还是全国统一科学实证实施作为基础的认知,对未来碳税政策的实施或者说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其他碳相关金融衍生品的推出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这是未来做碳中和行动方案应该关注的一点。
此外,刘俏还分享了团队的研究成果:碳中和中国经济模式转型下,碳节点行业的分布情况。刘俏介绍,根据生产网络按照二氧化碳或者温室气体在整个国民经济上下游关系传递过程中,二氧化碳流动呈现出二氧化碳流动的网络,用网络理论可以找到节点行业。所谓“节点行业”是指在上述网络里处于关键位置的行业。因为这些行业一旦出现技术的变革,不管是减排或者说利用以及封存等技术变革,都会带来倍数效应,对上下游产生外部的效益。
通过对一百多个行业的分析,刘俏团队发现,排名在前的节点行业和所谓的八大重碳行业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八大重点行业很可能是节点行业,但并不是所有的节点行业都是八大行业。
“这可能给碳中和行业的行动方案带来启发,着眼于未来经济转型,究竟什么行业对驱动中国实现碳中和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也将有一些成果逐渐公布出来。”刘俏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