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人民银行发布8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量统计数据报告及8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数据显示,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59.51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4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6.46万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
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4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5571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3万亿元,同比多增631亿元。
信贷投放恢复同比多增
8月M2同比增速继续上扬,达到12.2%,较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对此,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这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8月大规模留抵退税继续推进,退税资金直达企业账户,这会直接增加企业存款,推高M2增速。二是当前基建投资发力,财政支出力度加大,8月财政存款同比多减近4300亿元。同时,近期居民存款增速持续处于较高水平,储蓄倾向较强。上述因素成为M2维持高位的“助推器”。
贷款方面,8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08.28万亿元,同比增长10.9%;8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5万亿元,同比多增390亿元,环比多增5710亿元,一改上月同比少增局面。
究其原因,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金融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张丽云分析指出,8月22日,人民银行下调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同日又召开部分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引导国有大型银行保持贷款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并优化信贷结构。8月24日,国常会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19项接续措施,支持基建和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等领域。近期政策能动性进一步增强和贷款成本继续降低,对实体融资供需起到较好提振作用。
从贷款结构上看,8月住户贷款增加4580亿元,较上月增加336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922亿元,由上月下降转为增长;中长期贷款增加2658亿元。“在降息等稳地产政策作用下,当前按揭贷款表现有所好转。”温彬、张丽云同样表示,“后续,政策放松、疫情改善、基数走低等积极因素将逐步出现,有望减缓当前地产持续下滑态势。”
企业端,8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750亿元,环比增加5873亿元,同比增加1787亿元,增幅较为明显。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认为,8月企业中长期信贷同比与环比均增长明显,反映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点项目落地,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政策效果。
银行表外业务拉动社融
社融方面,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43万亿元,较上月7561亿元的增量出现较明显回升。
从结构上看,8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3万亿元,同比多增631亿元;委托贷款增加1755亿元,同比多增1578亿元;信托贷款减少472亿元,同比少减890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3485亿元,同比多增3358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148亿元,同比少350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3045亿元,同比少6693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251亿元,同比少227亿元。
温彬、张丽云指出,8月新增人民币信贷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为本月社融新增的主要贡献项,而专项债发行节奏错位则对社融同比表现形成拖累。
王运金表示,8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剩余额度较少,新增规模下降相对合理。不过目前债券市场信用恢复尚缓,信用债发行节奏仍不乐观。银行表外业务一改往期收缩态势,同比大幅多增5826亿元,其中以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长为主。一方面是因为银行降低存款利率后吸收存款动力增强,通过签发汇票稳定存款客源,8月存款余额增速在11.3%的较高水平;另一方面企业短期流动性需求增大,银行汇票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短期资金紧张压力。
整体来看,王青认为,8月信贷数据有所修复,但内部分化明显,宽信用过程主要依靠政策推动,市场自发融资需求仍然较弱。这反映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近期国常会连续出台稳增长接续措施具有必要性。
“下一阶段,为巩固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需继续发挥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及接续措施的组合效应,以投资带消费,加力促就业创业,支持信贷有效需求持续回升,并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和经济新动能,增强经济修复的可持续性。”温彬、张丽云做出同样的判定。